烽林资讯网烽林资讯网

主页
分享互联网新闻
某某资讯网-国内外新闻时事,奇事,新鲜事

助力老小科学用网,推进弥合数字鸿沟

更新时间:2025-01-18 15:01:12点击:

  数字技术是一种先进生产力,人们在数字使用上的分化也被视为新的不平等形式,全球学界称之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这是理解当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富有者与贫困者之间不平等的重要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把实现网络强国、建设数字中国作为举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其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加快弥合数字鸿沟,便是顺应时代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弥合数字鸿沟的重点是推动“一老一小”科学用网。弥合数字鸿沟,尤需关注数字弱势群体,即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数字使用受限、权益匮乏、地位边缘的特定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残障和贫困人士等。助力数字弱势人群科学用网、提升数字素养,是实现数字平等、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弥合数字鸿沟的重中之重。

  就老年群体而言,目前全球范围都存在“银色数字鸿沟”的问题,这是数字化与老龄化进程的产物,也是数字技术在现代社会扩散不平衡的一种表现。老年人由于年龄大、身体障碍、素养匮乏、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致使其无法享受数字时代的红利。因此,充分认识并尊重老年人的网络接触与数字使用需求,帮助他们融入数字社会,从数字接入、数字使用和数字素养三个维度帮助缩小银色数字鸿沟,推动老年群体科学使用各类智能技术、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网络媒体,是当前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

  就未成年人群体而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未成年人数量已近3亿,其中,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6亿,占我国总体网民数量的17.8%。因此,未来需不断培养未成年人的全方位数字素养,网络保护与数字化发展并重,拓展适应未成年人的网络应用场景,用好短视频平台等新网络工具,构建多方协作联动机制。中国社科院《短视频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平台在科学知识、文化艺术、运动体育等领域,成为青少年获取新知的工具,为我国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领略美学氛围、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持。例如,抖音于2024年面向青少年发起了“青少年课外知识讲堂”,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趣味文史、趣味科学等课外知识内容,目前,话题播放量近60亿。这表明,用好各类网络平台,建好“未成年人模式”,也是帮助未成年人科学用网、构建清朗网络环境、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一老一小”群体科学用网并提升数字素养,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当前,联合国各部门正在全球推进“数字融入(digital inclusion)”计划,以确保所有人,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等数字弱势群体都能享有数字技术,保证互联网、数字设备、数字平台和数字内容的全体可用性。研究表明,要促进数字融入、缩小弱势人群的数字鸿沟,需提供包括政、家、校、企、社等多方在内的全面社会支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关系模式。

  社会层面,“一老一小”的科学用网工作,可由政府主导,引入家庭、学校、平台企业及社区等社会支持力量,形成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体、平台企业为协同、社区教育为辅助的多方参与格局。日前,抖音联合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举办的“共建家庭氛围、守护用网健康”公开课,就是平台与政府的一次联动尝试。此外,政府可通过立法来明确“一老一小”的数字权益,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数字普惠和均等化,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其合法的网络权利。平台企业层面,可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便捷、易用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促进“适老化”和“未成年人模式”的网络内容建设。例如,短视频创作者@武姥姥,通过在抖音平台教老年人如何用智能手机、如何做短视频而出圈,提升了她自己的外在形象和精神面貌,也帮助了老年用户提高数字素养,推动缩小银发数字鸿沟。

  家庭层面,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设积极互动、陪伴互助型的家庭关系模式,有助于正向促进“一老一小”的科学用网和数字素养提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时代初中生网络素养研究报告》显示,亲子关系显著影响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短视频使用行为。亲子关系好、与父母经常交流的中学生,更倾向于用短视频来学习或搜索信息,短视频使用时长和频率也较为适度。此外,国内外学界也倡导家庭成员间进行数字反哺,即由未成年子女向老辈进行反向数字教育和素养帮扶。比如,子女在抖音上发布教学视频,详细讲解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视频内容简单易懂,特别适合老人观看学习。这种由孩子教老人使用新媒体的数字反哺模式,正在促成新型的家庭亲密关系,也促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上述举措不仅能够帮助“一老一小”提高科学用网的能力,实现老有所学、幼有所成,也是助力弥合数字鸿沟、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文/李晓静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

推荐文章